• <返回
  • 搜索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内容分类:汪氏蜂胶知识  

  服用蜂胶制品的人都知道,外包装标注上有一条:功效成分及含量。其中有一点就是总黄酮大于或等于多少。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一条呢?这主要包含有两层原因:第一层原因就是国家卫生部规定,保健食品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必须含有功效成份,也就是必须要有这一条;第二层原因就是据目前研究表明,黄酮化合物是发挥蜂胶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也是蜂胶中最大组份,所以这被列为蜂胶制品的功效成份。

  1.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世界各地蜂胶样品中分离出的黄酮化合物已有70多种。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烷酮、黄酮醇类、双氢黄酮类。其中黄烷酮主要有白杨素、杨芽黄素、芹菜素、刺槐素、木犀草素、柳穿鱼素、蜜橘黄素等;黄酮醇类主要包括槲皮素、芦丁、山奈素、鼠李素、良姜素、高良姜素等;双氢黄酮类主要有乔松素、樱花素、柚皮素等。

  2.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致癌、抗增生、抗风湿、抗病毒和抗细胞增生,对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皮肤病、妇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等都有疗效。黄酮类化合物用来防治以下疾病: 毛细血管的脆性和出血,牙龈出血,眼视网膜出血,脑内出血,肾出血,静脉曲张,栓塞,痔,溃疡以及因接触性运动而产生的挫伤和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喷雾治疗哮喘病。

  3.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3.1抗氧化性  黄酮类化合物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是有效酚羟基,其中B-o-di-OH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是第一位的,而3-OH、5-OH、4-羰基在抑制油脂自动氧化是第一位的。

    3.1.1直接清除自由基  黄酮化合物特别是具有B-o-di-OH的可经由单电子转移方式直接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烃自由基,也就是起着一个供氢体作用,而自身形成更稳定的分子内氢键。这类化合物可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的过氧化,减少对生物膜的破坏。实验证明,槲皮素能清除自由基和抵抗脂质(如LDL)氧化,从而抑制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病变,也可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1.2间接清除氧自由基  

    3.1.2.1与蛋白质进行沉淀,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槲皮素等大多数黄酮酶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槲皮素、桑色素等对细胞P150也有抑制作用。  

    3.1.2.2与诱导氧化的过渡金属离子络合,体内的许多氧化过程是在过渡金属离子的参与下进行的,而黄酮类化合物中的C3 位羟基与C4位羟基可以通过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络合物,从而减少油脂自动氧化,已证实槲皮素、芦丁等的抗氧化功效与此有关。  

    3.1.3协同作用  如儿茶素与VC,VE有增效效应,异黄酮在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显著被磷脂提高,特别是磷脂酰乙醇胺。  

    3.2抗肿瘤活性  

    3.2.1化学预防作用  癌的化学预防就是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的发生,或使肿瘤分化逆转,从而达到预防恶性肿瘤的目的。已证实芦丁能抑制苯并芘对小鼠皮肤的致癌作用。槲皮素对苯并芘在Sencar小鼠表皮的代谢合苯并芘DNA加合物的形成有相同的抑制作用,对苯并芘和3-甲基胆蒽的致癌作用及直接致癌物N-甲基-N-亚硝基脂也有抑制作用,对黄曲霉素B1与DNA加合物的形成也有抑制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促癌物的抑制剂。槲皮素抑制TPA对小鼠皮肤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并能明显抑制杀鱼菌素对二甲基苯并蒽诱导的小鼠皮肤癌的促癌作用,槲皮素对这些促癌物的细胞受体蛋白激酶也有抑制作用,木犀草素的作用更强。芹黄素对TPA诱导与促癌有关的表皮鸟氨酸脱羧酶 活性增强有抑制作用。  

    3.2.2细胞毒和治疗作用  目前具有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是多羟基或烷氧基取代的黄酮。如木犀草素对体外NK/LY实体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芦丁和槲皮素能延长鼠自接种NK/LY实体瘤细胞的小鼠的存活期,还有芹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2R-75-1有抗增殖作用。体外研究发现,槲皮素能显著抑制人卵巢癌细胞、人结肠癌细胞、人骨髓瘤细胞、人白血病细胞、人乳腺癌细胞、人淋巴细胞的生长。已证实槲皮素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珠(HL-60)细胞中P53、bcl-2基因表达,从而促进HL-60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有效防治白血病。  

    3.2.3抗转移活性  某些类黄酮(包括福橘黄素)的抗转移活性已得到证实。这种活性暗示着对血管内壁(吸引癌转移的特定器官)上与粘性感受器有关的粘性分子功能的影响,以及肿瘤细胞本身的反感受器的影响。这些粘性分子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癌细胞是否会寄住在发生癌转移的器官(如脑、肺、肝、骨和其它器官)的特定血管床上。  

    3.3对炎症和免疫细胞的效应  一些类黄酮能影响某些免疫细胞的分泌、运动和致有丝分裂反应。有几种黄酮如槲皮素,福橘黄素能抑制各种植物促细胞分裂剂(如植物血球凝集素,刀豆球蛋白A)所刺激的致有丝分裂作用,有的类黄酮抑制3H-胸腺嘧啶核苷进入刺激的细胞。  在免疫反应的最早阶段发生的巨噬细胞的抗原表现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有的类黄酮具有这种功能。槲皮素类化合物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并抑制已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巨噬细胞,从而切断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  有的类黄酮能抑制由各种促分泌素所刺激的血小板的凝集核释放反应,另外,槲皮素能抑制钙的总动员。  

    3.4调节毛细血管的脆性与渗透性,保护心血管系统  由于毛细血管破损是VC缺乏病——坏血病的一个特征。VC在维持毛细血管的健康方面十分重要。由于黄酮类化合物与VC在自然界总是同时存在,并有协同作用,故可推测它们的功能是共同加强毛细血管核调节其渗透性,防止毛细血管与结蒂组织的内出血破裂,共同建立一个抗传染病的保护屏障。  

    3.5黄酮类对体内酶系统的影响  黄酮类对体内多种酶具有诱导和抑制的作用,这种作用构成了黄酮类许多药理学活性的基础。研究表明,黄酮类的抗炎、抗过敏、防止血栓,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功能正是通过调节脂肪氧合酶、环氧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实现的。资料表明脂肪氧合酶和环氧酶是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生成多种物质、血小板强凝因子血栓素A2(TXA2)、炎症介质白细胞三烯(LT)和前列腺的生成都与这两种物质有关。黄酮类可以作为这两种酶的抑制剂。  最近研究资料表明,醛糖还原酶(AR)催化下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过程的增加是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机理之一。毛小明等人研究表明,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槲皮素效果最好。  

    3.6黄酮类的抗菌抗病毒  黄酮类抗病毒的机理主要是抑制溶酶体H+-ATP酶,磷酸酯酶A2的脱壳作用,影响病毒转移基因的磷酸化,抑制病毒和RNA的合成。  

    3.7黄酮对动物生殖的影响  黄酮类通过影响体内ConRH、LH、阿片肽受体等与生殖相关的激素,提高动物的生殖能力。  

    3.8黄酮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黄酮类通过作用于动物的下丘脑-垂体-靶器官生长轴调节,发挥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同时还影响阿片肽受体水平,对动物的生长和摄食行为发挥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还具有剂量小,见效快,毒性低等优点。但是消费者也不能一味的以黄酮类含量的高低作为衡量质量的唯一标准,因为蜂胶除了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外,还含有芳香酸与芳香酸酯、醛与酮类化合物、脂肪酸、萜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醇和酚类等多种化合物。因此它的功效也是靠多种化学成份共同起的作用,而并非单靠黄酮类化合物起作用。所以说蜂胶制品的好差关键还是要看原料的来源,蜂之语公司的蜂胶原料是采自巴西或东北,这两个地方产出的蜂胶被蜂产品学术界公认为是全世界和全中国最好的蜂胶。同时蜂之语又是浙江的名牌产品,自然也就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