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 搜索

汪氏蜂蜜为您解疑蜂蜜结晶是怎么回事


内容分类:汪氏蜂蜜知识  汪氏蜂蜜结晶

    汪氏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野田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的缘故。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入白糖的结果。

    汪氏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的过饱和溶液,由于葡萄具有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它的结晶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和蜜源有关。

     汪氏蜂蜜的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这就是蜂蜜结晶。 

    汪氏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核是非常细小的,存在于花蜜中和贮存过蜂蜜的旧巢脾中国。在一定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为结晶。内含有的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汪氏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也受温度的影响,在10~13度时最容易结晶,状态成猪油或细粒状。若低于次温度,由于蜂蜜的粘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是结晶变慢。少则几天,多则一两个月左右,仅少数需要数月,这些蜂蜜即会逐渐地浑浊、凝固或板结,由液态到半流体直至变为固态。因此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温度以延缓蜂蜜结晶的过程。

    汪氏蜂蜜的结晶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如紫云英蜜、洋槐蜜、枣花蜜则是不易结晶;而油菜蜜、野坝子蜜、椴树蜜等就易于结晶。一般来说,当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等 1:1 结晶缓慢;当比例为 1:2 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现。如洋槐蜜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 2:3 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 结晶的速度则很快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较低,宜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完全结晶。使结晶的葡萄糖陈导底部,其他稀薄的蜂蜜浮在上层,这种半结晶的蜂蜜其营养成分也未发生变化,只是未结晶蜂蜜含水量相应增加,因此这种蜂蜜不宜长期保存,应尽快食用。

    总之,汪氏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更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结晶并不影响质量。

 

  • 返回